在中国古代,处罚犯人的方式五花八门。其中,大家耳熟能详的有腰斩、斩首、五马分尸、凌迟处死等。今天小编要带大家看的是另外一种刑罚~劓刑,即割掉鼻子。劓刑产生的年代非常久远,上古时代就已经有了。《易经》中就有明确的记载:其人天且劓。夏商时期,受过劓刑的人不在少数。
到了西周时期,劓刑被广泛的使用在犯人身上。鼻子是人的嗅觉器官,割掉鼻子虽然不会危及人的生命,但对人的尊严和人格是极大的侮辱,且极不美观。所以,在西周时期,凡是被割了鼻子的人,都没脸见人。他们会被派去驻守边关,了此残生。
劓刑
春秋战国时期,劓刑沿用了下来,这个时期受过劓刑的人不知有多少,最有名的莫过于秦国国君的哥哥。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期间,他的哥哥赢虔因罪被割了鼻子。此后,劓刑在军队中推广开来,不少士兵因罪被处以劓刑。到了秦始皇时期,更是被滥用到极点。
赢虔
我们都知道,秦始皇在几代先王的基础上,最终完成统一大业,六国归附。在我们以往的印象中,六国归附以后,受到处罚的最多是各个国家的宗族以及大臣。可是,我们错了,百姓也遭殃了!崔实(东汉时期的人)在《政论》中说:秦割六国之君,劓杀其民,于是赭衣塞路,有鼻者丑”。
即将受刑之人
原来,秦灭了六国之后,把俘获的六国军士和百姓大都处以劓刑。刚开始,人们还戴个假面具。后来,受劓刑的人越来越多,大家就习以为常了。以至于社会上没有鼻子的人比有鼻子的人还多,甚至人们以没有鼻子为正常,有鼻子倒觉得丑了。普通百姓获此刑罚,我认为秦始皇做的太过了!不知,大家怎么看?